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写给好友余德甫的深情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感慨。
首联"一别垂杨秋未分"用垂杨点明离别场景,"秋未分"暗示离别时间不长却已心生思念。"楚材原自豫章闻"夸赞友人本是江西(豫章)的杰出人才。
颔联描写友人现在的生活环境:在七陵(明代皇陵)听着寒风中明月下的歌声,在官署中看着秋衣上飘过的白云。这两句既写实景,又暗含清冷孤寂之感。
颈联转到诗人自身境况:像病人一样渴望归隐山林却难以实现,终日与麋鹿为伴。这里用"薜萝"象征隐士生活,"麋鹿"代表野趣,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尾联最动情:还没收到从燕南(北方)来的回信,每次听到雁鸣都会想起你。用"尺书"代指书信,"听鸿"既写实景又暗含"鸿雁传书"的典故,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全诗通过秋景、官署、山林等意象,交织出对友人的牵挂和自己不得志的苦闷,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深厚的友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