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康师四首① 其二

樗材亲炙申公座,桃李秾纤化雨功。
辜负韶华嗟逝水,独惭投笔去从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充满遗憾与自省的情绪。

前两句用比喻手法回忆过去:"樗材"(无用的木材)比喻自己资质平庸,却幸运地跟随名师(申公)学习;"桃李秾纤"形容学生们在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导下茁壮成长。这里既表达了对恩师的感激,也暗含对自己辜负老师期望的愧疚。

后两句直抒胸臆:作者叹息自己虚度了青春年华(韶华),像流水一样消逝;最后惭愧地表示放弃文人道路(投笔)选择从军(从戎)。"独惭"二字特别点出这种选择并非荣耀,而是带着无奈与自责。

全诗通过"无用之材"与"桃李芬芳"的对比、"辜负韶华"与"投笔从戎"的转折,展现了一个自认失败的知识分子形象。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容易让普通人联想到自己人生中那些遗憾的选择和未实现的理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