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又见清秋暮,吊影其如永夜何。
尝苦风灯依壁尽,非关霜杵隔邻多。
醉乡无力降愁域,空法何年割爱河。
回首延陵遗恨在,千秋嬴博厌经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秋长夜中的孤独与愁绪,通过细腻的意象和层层递进的情感,展现了人生无常、爱恨难消的深沉感慨。

首联"感时又见清秋暮,吊影其如永夜何"开篇点明时节——清冷的秋夜。诗人对影自怜,感叹漫漫长夜难以排遣,一个"又"字暗示这种愁绪已是常态。

颔联"尝苦风灯依壁尽,非关霜杵隔邻多"用两个具体画面加深孤寂感:油灯在墙边渐渐燃尽,暗示生命流逝;远处传来邻居捣衣的砧杵声,更显自己的形单影只。诗人说这些愁苦并非来自外界的干扰,而是内心本就充满忧伤。

颈联"醉乡无力降愁域,空法何年割爱河"写借酒消愁却徒劳无功,连佛教的"空"理也难以割舍尘世情缘。这里的"爱河"比喻人世情感的牵绊,凸显了诗人矛盾痛苦的心理。

尾联"回首延陵遗恨在,千秋嬴博厌经过"用典表达人生遗憾。延陵季子挂剑的故事象征未了的心愿,"嬴博"指墓地,诗人说千年来人们都厌倦了生死别离,却终究逃不过这个轮回。

全诗以秋夜为背景,从眼前孤灯、邻家声响,到醉酒参禅,最后联想到千古遗憾,将个人愁绪升华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烦恼无解却仍苦苦追寻的执着,以及看透红尘又难以放下的矛盾,这种真实的人性挣扎让诗歌具有穿越时空的共鸣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