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看到朋友夏容伯画的《望屺亭图》后,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
前两句"古称大教终身慕,独上孤亭百感遒"是说:古人说孝顺父母是一辈子都要谨记的道理,现在我独自登上这座孤亭,各种复杂的感受一下子涌上心头。这里"大教"指的是孝道,"百感遒"形容感情强烈而复杂。
后两句"愧我劳生常在客,一年几度展松楸"表达了作者的愧疚:惭愧啊,我这一生总是漂泊在外,一年到头能有几次回家祭扫父母的坟墓呢?"松楸"指墓地种的松树和楸树,这里代指父母的坟墓。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人的孝道和自己漂泊在外的现实,表达了游子对不能常伴父母身边的深深愧疚。语言朴实但感情真挚,把现代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普遍遗憾说得特别打动人。尤其是最后用"一年几度"这个反问,更突出了这种愧疚之情的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