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乡村傍晚图景,充满画面感和生活情趣。
前四句用四组鲜明的自然意象勾勒出开阔的景色:天边鸿雁飞向无垠远方,沙滩白鹭显得格外洁白。东边山岭披着晚霞,西山笼罩在淡淡暮烟中。这些景物描写既有空间层次(远近高低),又有色彩对比(霞光的红与烟雾的灰),像用文字绘出的水墨画。
后两句突然转入人物活动:诗人正骑在马上构思诗句,抬头却发现月亮已经悄悄变圆。这个生动细节既表现了文人雅趣(骑马吟诗),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望月俄圆)。"未竟"与"俄圆"的对照,让人感受到诗意与自然相遇的偶然之美。
全诗通过"鸿飞-鹭立-霞明-烟抹"的景物铺陈,到"上马-吟诗-望月"的人物剪影,由静转动,最后落在圆满的月亮上,传递出闲适自得的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瞬间感悟。六言句式节奏明快,像轻轻打着拍子带我们走进这个诗意盎然的黄昏。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