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仲鸣治师召亨甫宾之同过得复字

李君愿有携,陈谢欣迫促。
开门候轩车,罗张亦相逐。
展席蔽我轩,衣袂颇连屋。
往事一笑中,闲言坐成福。
止吟惜幽情,折翰不远复。
为谋知未谐,破戒诲不速。
向来驰数笺,空费两家仆。
犹怜君子争,胜负各清淑。
暮雨过西山,清风动遐谷。
盘飧愧交情,终宴无余馥。
但喜有文辞,明珠动成掬。
人情苦难常,世事易反覆。
所嗟二三子,慰我颇暄燠。
何当维白驹,于此看信宿。
春初,闻宾之以诗止诗,不觉失笑,乃戏以《八止诗》简
之,而宾之遂有鸡酒之约。
予初未尝止诗,亦不承约,姑俟其破戒。
未几,宾之果渝约,予乃征前物,宾之以诗分理不能直,
因归咎于鸣治、师召督责之过,令各助费,二公欣然从之
,实闰二月二十六日也。
是日退朝,遇明仲、孟阳于直庐,约当俱来。
已而明仲果来,亨甫近予舍,亦为予至。
分韵赋诗,凡得六首。
退而罗、李二公皆有纪述,复有校雠,增予卷轴。
是虽一时之戏谈,然他日林壑之间发而视之,有不胜其感
者矣。
丁酉岁六月九日雨中病逸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次朋友间的聚会和后来的趣事,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记录了当时的情景。让我们分段来分析:

开始部分


“李君愿有携,陈谢欣迫促。开门候轩车,罗张亦相逐。”
- 这里描述了两位朋友李君和陈谢来邀请作者聚会。作者开门迎接他们的车马。
- 可以看出朋友们很急切地想见面,这样的情景充满了友人的热情与期待。

中间部分


“展席蔽我轩,衣袂颇连屋。往事一笑中,闲言坐成福。”
- 大家围桌而坐,衣着连成一片,好像连屋子都被覆盖了。
- 在欢声笑语中,过去的忧愁被忘却了,大家坐在一起聊得非常开心。
- 这里说明了聚会的氛围非常轻松愉快。

第三部分


“止吟惜幽情,折翰不远复。为谋知未谐,破戒诲不速。”
- 有人停笔感叹,惋惜着一种幽静的心情,但很快又拿起笔继续。
- 大家原本商量了一些事情,却发现难以协调,于是就随意了。
- 这里表现了朋友们虽然有计划,但最后还是回归了随性的态度。

第四部分


“向来驰数笺,空费两家仆。犹怜君子争,胜负各清淑。”
- 之前大家写了很多信,白白浪费了仆人的功夫。
- 虽然有人争执不下,但最终大家都找到了满意的解决办法。
- 这一点反映了朋友们即使有分歧,也能找到共识,体现了彼此的宽容与理解。

最后部分


“暮雨过西山,清风动遐谷。盘飧愧交情,终宴无余馥。”
- 晚上,大雨从西山而来,谷中吹起清风。
- 聚会的晚餐虽然简单,但大家因彼此的情谊而感到满足。
- 这里表达了聚会虽然简朴,但因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而显得珍贵。

最后一段


“但喜有文辞,明珠动成掬。人情苦难常,世事易反覆。所嗟二三子,慰我颇暄燠。何当维白驹,于此看信宿。”
- 大家欢喜的是彼此的文辞,就像明珠般珍贵。
- 人们之间的情感难以长久保持,世事变化无常。
- 作者感叹,可惜像明仲、孟阳这样的朋友却能给他带来温暖。
- 他期待能再次相聚,共渡两晚,享受友情的美好。

总结


整首诗通过记录一次聚会的过程,展现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和偶尔的幽默感。它不仅回忆了一次愉快的聚会,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