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谢舍人论文
震川望溪评迁《史》,谁欤述者后有王。蜀輶归来书满箧,此本斑駮留丹黄。
炎云忽堕雨点白,门外车声动霹雳。挟书剥啄寻幽人,共手一编恣探索。
波澜壮阔疑忘归,秋鹰欲下盘空飞。龙门奇谲不可状,薪火孰与扬余煇。
东坡气似峻坂騧,昌黎古干无杂花。韩苏闳肆各有得,格判唐宋徒吁嗟。
亦从精微造真放,江河浊浪纷淘沙。才力由来夸横绝,切理应须透冰雪。
刘繁方简姚吐含,醉翁法嗣森成列。画师画马论神骏,骨肉相包始清稳。
梅氏犹称具体微,余人率借空虚遁。中声要入黄钟宫,二京文艺罗西东。
宅心醰粹性灵足,博厚期与《诗》《书》同。千秋义法求统宗,秘旨乃在葫芦中。
行无地难且践迹,涉猎子长师扶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与谢舍人论文》以讨论文学创作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深刻见解。以下是逐段分析:
1. 开篇谈史书评价
开头提到归有光(震川)和方苞(望溪)曾评论司马迁的《史记》,而后来又有王世贞等人继续这一传统。这里暗示文学评价是代代相传的,不同时代的人对经典有不同的看法。
2. 读书与交流的乐趣
作者描述自己从蜀地带回满箱书籍,书上还有批注的痕迹(丹黄)。接着用“炎云忽堕雨点白”描绘天气突变,但即便如此,朋友(幽人)仍冒雨来访,两人一起读书讨论,沉浸其中,甚至忘了时间。这里突出了文人之间以书会友的雅趣。
3. 文学风格的比喻
作者用“秋鹰盘空飞”比喻文章气势磅礴,又用“龙门奇谲”形容《史记》的独特风格。随后提到苏轼(东坡)和韩愈(昌黎)的文章风格:苏轼如骏马奔腾,韩愈如古树般质朴。两人虽然风格不同(韩属唐,苏属宋),但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4. 创作的真谛
作者认为好文章需要从“精微”(细节)到“真放”(自由表达),就像江河淘沙一样去芜存菁。真正的才华在于既能横绝一时,又能切中要害(“切理应须透冰雪”)。这里强调创作既要大胆,也要严谨。
5. 以画喻文
用画马比喻写文章:好马画要骨肉匀称,文章也要结构稳当。批评某些人(“梅氏”可能指梅尧臣)虽注重细节但格局小,其他人则空有华丽辞藻却无实质。
6. 总结文学标准
最后提出好文章要像黄钟宫(古代音律中的正音)一样中正,兼具西汉文章的质朴和东汉文章的华丽。真正的创作秘诀(“葫芦中”)在于融合学识与性灵,像司马迁(子长)和班固(扶风)那样,既博学又能创新。
核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典故,强调文学创作需要兼顾气势与细节、传统与创新。好文章不是堆砌辞藻,而是像淘金一样提炼精华,最终达到“博厚与《诗》《书》同”的境界。作者认为,真正的写作秘诀在于平衡——既有韩愈的骨力,又有苏轼的奔放,同时保持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