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庵

放棹非有期,泛观湖中山。
偶然入幽境,遂叩高峰关。
老衲出肃客,苍髯映丹颜。
同坐绝壁下,始知身世閒。
饭我青精香,供我绿菊斑。
葑山觜已没,金庵径可攀。
归途历清溪,荒寂几湾环。
万堆黄叶中,清磬激潺湲。
月出每孤往,又逐渔舟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随性而发的山间游历,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交融。

诗人一开始就说自己划船出游并没有计划,只是随意欣赏湖光山色。这种"说走就走"的随性,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自由自在的心情。偶然间,他来到一处幽静的山谷,决定攀登高峰。"叩关"这个动作既指敲门拜访,也暗喻探索未知的意境。

接下来写遇到一位老和尚:雪白的胡须衬着红润的面色,这个鲜明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修行者的精神气度。他们坐在悬崖下聊天,这种与世隔绝的环境让诗人突然领悟到超脱尘世的闲适。这里用"身世閒"三个字,精妙地表达了放下烦恼后的轻松感。

和尚用山野清供招待诗人:青精饭的香气,带着斑点的绿菊花,这些朴素的山中食物反而比珍馐美味更让人回味。这时天色渐晚,远处的葑山嘴已经隐没在暮色中,但金庵的小路依然清晰可辨。

归途中的描写特别有画面感:穿过几道荒凉曲折的溪湾,在厚厚的黄叶堆里,突然听到清越的磬声与流水声交织。这个场景把听觉和视觉完美结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最有韵味:诗人常常独自踏着月色出游,又跟着渔舟归来。这种独来独往又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正是整首诗要表达的意境——不为目的所累,享受过程本身的美好。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卷,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这次偶然的游历,告诉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往往就藏在这些不经意的遇见和感悟之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