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断桥残雪)
甃澌冱晓,篙水涨漪,孤山渐卷云簇。又见岸容舒腊,菱花照新沐。横斜树,香未北。倩点缀、数梢疏玉。断肠处,日影轻消,休怨霜竹。
帘上涌金楼,酒滟酥融,金缕试春曲,最好半残鳷鹊,登临快心目。瑶台梦,春未足。更看取、洒窗填屋。灞桥外,柳下吟鞭,归趁游烛。
帘上涌金楼,酒滟酥融,金缕试春曲,最好半残鳷鹊,登临快心目。瑶台梦,春未足。更看取、洒窗填屋。灞桥外,柳下吟鞭,归趁游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冬日清晨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先,诗词开篇描绘了水面上的冰层和孤山周围的云彩,给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观察到岸边的景色,菱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仿佛刚刚沐浴过一样。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清晨的景色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然后,诗人提到了横斜的树木和稀疏的玉梢,这些景象虽然简单,却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情感。尤其是“断肠处,日影轻消”这一句,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通过日影的消失,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令人不禁感到一丝哀伤。
接下来,诗词的笔锋一转,描绘了帘上涌金楼的繁华景象。酒香四溢,金缕试春曲,这里的描写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欢乐的情绪。尤其是“最好半残鳷鹊,登临快心目”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诗人提到了瑶台梦和春未足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而“灞桥外,柳下吟鞭,归趁游烛”这一句,则是诗人对归途的描写,给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无论是清冷的冬日清晨,还是繁华的都市生活,诗人都能够从中找到美的存在,并将这种美通过诗词传达给读者。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正是这首诗词的精髓和魅力所在。
张矩
润州人,字方叔,号芸窗。理宗淳祐中为句容令。宝祐中历江东制置司参议、机宜文字,转参议官。有《芸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