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两月懒不读书萧然无一事

少喜读书今懒读,下床过午头乱蓬。青山满楼晏坐处,落日半江元气中。

看花听鸟了物意,寻诗把酒酬春工。风前忽自发一笑,十年梦落沧洲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读书人从年少勤奋到中年懒散的状态,以及他在春日闲适生活中的感悟。

开头两句用对比手法,写自己年轻时爱读书,如今却懒散到中午才起床,头发蓬乱。这种反差生动展现了中年人的慵懒状态。

中间四句是春日闲居的惬意画面:诗人坐在满眼青山的楼阁中,看夕阳染红半边江水。他悠闲地赏花听鸟,感受自然生机;一边喝酒一边寻思诗句,与春天对话。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闲适自在的氛围。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站在春风里,诗人忽然自嘲一笑——原来自己追求闲适生活的梦想,已经做了十年。这里的"沧洲"代指隐逸之地,暗示这种闲散生活其实是他长久以来的向往。

全诗妙在将中年人的懒散写得充满诗意,表面看是颓废,实则透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用春日美景反衬自己的懒散,用自嘲口吻表达对隐逸生活的满足,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放下负担、享受自然的轻松愉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