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谢周文学
周子雅孝友,声价动江隅。
有德斯有言,新诗敷道腴。
示余以咏叹,累日不知劬。
雅亡风亦衰,赖尔亦区区。
与子初识面,青春满洪都。
别来二十年,王事劳驰驱。
山泽念耆旧,风尘扬鬓须。
焉知离忧中,乃得此长娱。
公园橘柚寒,骥鸣感修途。
发音咏隆施,重见能来无?
有德斯有言,新诗敷道腴。
示余以咏叹,累日不知劬。
雅亡风亦衰,赖尔亦区区。
与子初识面,青春满洪都。
别来二十年,王事劳驰驱。
山泽念耆旧,风尘扬鬓须。
焉知离忧中,乃得此长娱。
公园橘柚寒,骥鸣感修途。
发音咏隆施,重见能来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叫周文学的老朋友的,主要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和人生感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段(前八句)是夸赞老朋友:开头就说周文学是个孝顺友善的人,在江南一带很有名气。他品德好所以诗也写得好,最近给作者看了新写的诗,这些诗充满人生哲理,让作者反复品读都不觉得累。作者感慨现在高雅的风气衰落了,幸好还有周文学这样保持风雅的人。
第二段(中间八句)回忆友谊:作者想起二十年前和周文学在洪都(今南昌)初次见面时,两人都还是青春年少。后来因为公务奔波,二十年没能见面。如今在山野间想起这位老友时,发现自己已是鬓发斑白的中年人。没想到在离别的忧愁中,还能通过读老友的诗获得快乐。
第三段(最后四句)抒发感慨:作者看到公园里橘子柚子挂着寒霜,听到骏马在长途跋涉中嘶鸣,这些景象让他感慨人生路途的艰辛。他通过写诗表达对老友深厚情谊,最后带着期待问:我们还能再见吗?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中年人典型的心境:对青春友情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知音难得的珍惜。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简单的问题,包含着对重逢的期盼和人生无常的淡淡忧伤。诗中"青春满洪都"与"风尘扬鬓须"的对比,尤其能引发读者对岁月变迁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