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远思》写的是游子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开头两句"归期不可问,客思坐纷纭"直接点明主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只能坐着胡思乱想。"归期不可问"既可能是不知道归期,也可能是想都不敢想归期,透露出深深的无奈。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意象描写思乡之苦:
- "白发两乡隔":头发都白了,却还分隔两地
- "青猿何处闻":想听听家乡的猿声都听不到
- "日摧蜀道险":太阳照着艰险的蜀道(暗示回家路难)
- "云逐楚江分":云随着江水飘散(象征与家乡渐行渐远)
最后两句"尺素看鸿雁,高秋或一群"最有意思:看着天上的大雁,想着也许秋天它们会带来家书。"尺素"指书信,"鸿雁"是古代传说能传信的大雁。这里用"或"字特别妙,表示只是渺茫的希望,更显出思念之深。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好想家",但通过白发、猿声、险路、浮云、鸿雁这些意象,把游子有家难回的愁绪写得特别动人。尤其是最后看着大雁盼家书这个细节,特别能引起共鸣,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望眼欲穿的思念。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