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壬辰三月十日同叔衍游诸山用邵公济大象
□山正南隆,翼蔽如壁垒。
白龙舞蜿蜒,漾漾环一水。
最胜锦开屏,□秀当前起。
石崩古有句,宁虑英灵止。
东山屹相望,缕脉□□□。
佳处更崇窅,顿倍客怀喜。
后岩天下独,人杰尝□光。
一门太平瑞,那复论表里。
盛事百年间,继者能□耳。
我来□乘酣,借□□□使。
玉树□风前,试把蒹葭倚。
白龙舞蜿蜒,漾漾环一水。
最胜锦开屏,□秀当前起。
石崩古有句,宁虑英灵止。
东山屹相望,缕脉□□□。
佳处更崇窅,顿倍客怀喜。
后岩天下独,人杰尝□光。
一门太平瑞,那复论表里。
盛事百年间,继者能□耳。
我来□乘酣,借□□□使。
玉树□风前,试把蒹葭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春日山行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文历史的追怀。
开头用"□山正南隆"描绘山脉高耸的雄姿,像一道天然城墙。接着用"白龙舞蜿蜒"的比喻,生动写出山间溪流的灵动之美。"最胜锦开屏"形容山色如展开的锦绣屏风,展现出绚丽的春日景象。
诗中提到"石崩古有句",暗示这里曾有文人题咏,引发对历史文化的联想。"东山屹相望"等句通过山势的描写,暗含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后段"一门太平瑞"等句,则转入对当地人文历史的赞叹,提到这里出过杰出人物。
最后"我来□乘酣"等句,写出诗人陶醉于美景中的畅快心情。用"玉树□风前"的意象,表达自己愿像芦苇倚靠玉树般,与这方山水相依相融的情怀。
全诗将山水之美与人文之思巧妙结合,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刻画,又暗含深沉的历史感怀,展现了宋代文人典型的山水情怀和人文关怀。语言上善用比喻,意象清新而不失厚重感。
邓椿
邓椿,字公寿,四川双流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孝宗光宗二帝年间。可知靖康末年(1127年),其年为二十岁左右。淳熙元年(1174年)8月尚在世,淳熙五年(1178年)前逝世,作《画继》之时当属壮年。 邓椿在南、北宋间历官通判等职。他们家族世代显宦,对绘画名迹,多所见闻,为邓椿著述画史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邓椿与曾祖,祖父,父亲四代人从社会地位上来说,都同属于一个封建士大夫阶层,尚文成为邓氏家族的主导思想对邓椿著书时的立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研究邓椿和他的作品中文人性思想和著书风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