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行

幽燕之人性好斗,放意角争托鸟兽。
羊马怪异久失传,雄气纷然寄伏鷇。
觜毛劲发三秋天,致养往往先春候。
㕲咮雄雌非一种,好事询求必远购。
当其羽翼短未成,爱惜调护分昏昼。
辟若养士百千金,﨣赳桓桓待禦寇。
谁家锦埒开鸡场,泥沙细滑黄花囿。
五陵年少抱鸡来,彩袱蒙笼紫苴绣。
双手捧入未解开,胡髯拂拂映袍袖。
五色辉煌忽立地,昂头却顾神湥秀。
骁锐已觉誇超群,沈顿致许终入彀。
逡巡睥睨若缓之,双翅忽展急驰骤。
掉首瞋目流赤星,挥膺炮距翻玉甃。
须叟毛落鬖鬖飘,赤身不用披甲胄。
鹰鸱悍鸷但一垂,鸾鹄翱翔少三覆。
此物好猛不可当,取喜与人捐颈脰。
观者众眼逐鸡行,进退恨不身相当。
叉拳疾视心恍忽,踟蹰胜负攫毫芒。
钜鹿之阵兵百万,诸侯仅从壁上忙。
世人悠悠詈鸡辈,此等讵得名寻常。
羽林介士众林立,虎豹罴熊号不一。
安能坐借此鸡心,我武维扬致劲敌。
披图揽视中肃然,买骏式蛙同尔德。
不然明世好凤皇,何用画鸡增粉饰。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古代斗鸡的热闹场景,展现了人们通过斗鸡寄托勇武精神的民俗文化。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斗鸡文化的渊源(开头8句)
诗人开篇点明幽燕地区(今河北一带)民风尚武,人们把争强好胜的性格寄托在动物相斗上。像斗羊斗马这些活动已经失传,现在流行养斗鸡。人们像培养武士一样精心饲养雏鸡,甚至不惜重金从远方选购良种。

2. 斗鸡的英姿(中间12句)
描写斗鸡出场时的威风:锦缎围成的斗鸡场上,贵族青年们抱着精心装扮的斗鸡入场。当彩布揭开时,羽毛华丽的斗鸡昂首挺胸,眼神锐利,展现出非凡气势,引得观众纷纷赞叹。

3. 激烈的斗鸡场面(接着16句)
生动刻画两只鸡相斗的细节:它们先是谨慎对峙,突然展翅疾冲,用喙啄、用爪抓,斗得羽毛纷飞。诗人用"鹰鸱悍鸷""鸾鹄翱翔"等比喻,突出斗鸡既勇猛又灵活的特质。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恨不得自己上场,就像当年钜鹿之战时观战的诸侯一样紧张。

4. 诗人的感慨(最后8句)
诗人由斗鸡联想到现实:朝廷虽有众多武士,却缺少斗鸡般的勇猛精神。他感叹与其粉饰太平歌颂凤凰,不如学习斗鸡的拼搏精神。末尾"买骏式蛙"的典故(指燕昭王千金买马骨、越王勾践礼敬青蛙的故事),暗示应该重视真正的人才。

全诗最精彩的是对斗鸡动态的描写,如"掉首瞋目流赤星"写斗鸡发怒时眼中血丝,"挥膺炮距翻玉甃"写它们胸撞爪击的动作,充满画面感。诗人通过斗鸡这个小题材,既展现了市井生活的活力,又寄托了对尚武精神的呼唤,可谓小中见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