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雅致的书屋环境,并寄托了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前四句写书屋周围的景色:书屋建在北山脚下,抬头就能看见三十六座山峰。傍晚时分,松树和桂树的枝叶随风轻摇,云烟时聚时散,展现出春天的美丽。这里用"翩翻"形容枝叶摇摆的姿态,"开敛"描写云雾变幻的动态,把自然景物写得生动活泼。
后四句由景及人:听到鸟儿在树上呼唤同伴,看到鱼儿在水中游动激起涟漪。诗人借此勉励友人:期待你能专心研读经典有所成就,不要辜负这美好的青春年华。"短檠"指代油灯,暗示挑灯夜读的勤学场景。
全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营造出恬淡幽静的书香氛围。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既有对友人求学的期待,也暗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劝诫意味。诗中景物与情怀自然交融,语言明快又不失典雅,展现了传统文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情趣。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