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静春堂集
闭门雪卧远,咏史风情留。
诗有三百篇,令子手所裒。
汝翁秀儒林,殖学媲前修。
六经穷窔奥,万象工雕锼。
广矣雅音正,悕矣骚情幽。
照耀明月珠,珍重珊瑚钩。
一读令人喜,再读令人愁。
李杜骨已朽,江湖名同流。
忆昔托末契,东城得追游。
平时少契阔,暇日多唱酬。
栎材自揣劣,藻思谁与俦。
老我岁冉冉,霜鬓风飚飚。
索居破茅屋,寒拥敝貂裘。
夜来清梦飞,故绕松江头。
梦中不识路,修亭渺悠悠。
粲然见梅花,落月香影浮。
性情阅千古,感发交未休。
神交赴冥冥,知我双白鸥。
诗有三百篇,令子手所裒。
汝翁秀儒林,殖学媲前修。
六经穷窔奥,万象工雕锼。
广矣雅音正,悕矣骚情幽。
照耀明月珠,珍重珊瑚钩。
一读令人喜,再读令人愁。
李杜骨已朽,江湖名同流。
忆昔托末契,东城得追游。
平时少契阔,暇日多唱酬。
栎材自揣劣,藻思谁与俦。
老我岁冉冉,霜鬓风飚飚。
索居破茅屋,寒拥敝貂裘。
夜来清梦飞,故绕松江头。
梦中不识路,修亭渺悠悠。
粲然见梅花,落月香影浮。
性情阅千古,感发交未休。
神交赴冥冥,知我双白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元代文人钱惟善为好友袁易的《静春堂集》所写的题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诗集的赞赏和对两人深厚友谊的怀念。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八句)是夸赞袁易的诗集。诗人说袁易像古代隐士一样闭门读书,他的咏史诗充满韵味。诗集收录了三百首诗,都是他亲手整理。诗人称赞袁易学问深厚,像古代大儒一样精通六经,写诗如雕琢美玉。他的诗既有《诗经》的雅正,又有《离骚》的幽深,像明珠珊瑚般珍贵。读起来让人又欢喜又感动。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写两人的友谊。诗人感慨李白杜甫早已逝去,而袁易的诗能与之比肩。回忆两人曾在东城一起游玩,平时虽然见面不多,但经常写诗唱和。诗人谦虚地说自己才能平庸,比不上袁易的文采。
第三部分(最后部分)写诗人对老友的思念。如今年纪大了,住在破旧的茅屋里,寒冷的夜晚裹着旧皮袄。梦里常常回到松江(袁易居住地),却找不到路,只看见月光下的梅花。虽然两人性情不同,但精神相通,就像一对白鸥心心相印。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生动的比喻赞美朋友的诗集(明珠、珊瑚、雕琢美玉)
2. 通过生活细节表现真挚友情(一起游玩、写诗唱和)
3. 用梦境表达思念(松江寻路、月下梅花)
4. 结尾"双白鸥"的意象很美,象征超越时空的知音之情
诗人用朴实自然的语言,写出了读书人的高雅情趣和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让人感受到古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纯粹友谊。
钱仲鼎
钱仲鼎,宋元之际诗人。名一作重鼎,字德钧,号水村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