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秦氏南湖草堂

太湖南畔隐君家,小小柴门对白沙。
竹灶茶香浮玉乳,瓷缸酒熟趁梨花。
风轩净扫开吟社,水槛新添泊钓槎。
我欲画拈书籍卖,结茅相伴老烟霞(锡山遗响卷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在太湖之滨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首先,诗人提到“太湖南畔隐君家”,说明主人公选择了一个远离喧嚣的地方,隐居在太湖的南岸。这里的“隐君”指的是那些追求心灵宁静、远离世俗纷扰的人。接着,“小小柴门对白沙”进一步描绘了简朴的生活环境,柴门虽小,却面对着洁白的沙滩,给人一种纯净、宁静的感觉。

然后,诗人描述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竹灶茶香浮玉乳,瓷缸酒熟趁梨花”。这里用“竹灶”和“瓷缸”来表现生活的简朴,茶香和酒香则增添了生活的惬意与舒适。茶香像玉乳一样浮在空中,酒在梨花盛开的时节成熟,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受到隐居生活的美好与悠闲。

接下来,“风轩净扫开吟社,水槛新添泊钓槎”描绘了主人公的活动。风轩是诗人吟诗作对的地方,水槛则是钓鱼的场所。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在这里不仅有诗意的创作,还有与自然亲近的垂钓生活。

最后两句“我欲画拈书籍卖,结茅相伴老烟霞”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他想要放弃世俗的追求,卖掉书籍,建造一座茅屋,与自然为伴,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的“烟霞”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诗人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余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充满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