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

竹里虚亭锁翠微,摊书遮眼思依依。
落霞已受枯桐诮,聚雪仍招死草讥。
桑户雨晴蚕欲茧,柳塘风暖燕初飞。
织成五色寒机锦,借问谁能补衮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田园生活场景,同时蕴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

诗的开头,“竹里虚亭锁翠微”,描绘了一处竹林中的小亭,环境幽静,翠绿的竹子环绕,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接着,“摊书遮眼思依依”,诗人在这里读书,思绪却飘得很远,似乎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落霞已受枯桐诮,聚雪仍招死草讥”,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落霞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而枯桐则代表了枯槁和无生气的状态;聚雪虽然美丽,却无法让死去的草复苏,暗示了某些努力可能徒劳无功。

“桑户雨晴蚕欲茧,柳塘风暖燕初飞”,这两句转向了田园生活的细节。雨后天晴,桑叶上的蚕即将结茧,柳树边的池塘里,燕子开始飞翔。这些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和谐,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最后,“织成五色寒机锦,借问谁能补衮衣”,诗人用织锦和补衣的比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五色锦象征着美好和繁华,但“寒机”则暗示了这些美好的背后可能隐藏着辛劳和艰难。而“补衾衣”则是指修补破碎的现实,诗人在这里发问:谁能真正解决问题,修补这个世界的裂痕?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诗人用平静的语言,传达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