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朋友在秋天离别时的场景,情感真挚而含蓄。
前两句"亦知隔岁还相见,且忍兹晨暂别离"直白地表达了离别的心情:虽然知道明年还能再见,但今早的分别还是让人难以忍受。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就像我们明知假期结束还能见到同学,但开学前还是会不舍。
后两句"红树满林人默默,青山斜照路迟迟"用景物烘托离愁。满山红叶本应很美,但两人却相对无言;夕阳把山路拉得很长,仿佛在拖延分别的时刻。这里用"红树"点明是秋天,"斜照"说明是傍晚,这些细节让画面更生动。
全诗妙在把深厚的友情藏在平淡的描写中:没有痛哭流涕,只是默默看着红叶青山,但那种依依不舍已经透过"忍"字和"迟迟"流露出来。就像我们送别好友时,可能只是静静站着看公交车开走,但心里早已翻江倒海。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