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行医制药为主题,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老医者的智慧与无奈。
前四句讲老医者制药的经验:药材从民间就能采够,药方参考古代医书就能配好。但近年来很少有人找他看病,反倒是随着年纪增长,自己对各种病症越来越熟悉了。这里"医罕问"和"病多谙"形成巧妙对比,既说没人找他看病,又暗示自己久病成医。
后四句转向更深层的思考:风雨天气容易引发疾病,而药材的苦味甘味(代指药性)需要仔细辨别。最后用"不龟手"的典故(指防冻药方)说:你看能防治冻疮的药方,当年还被用来打败越国军队呢——暗指同样的医术,有人只用来治小病,有人却能发挥大作用。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不龟手"这种生活化典故,把医术的价值说得生动有趣;二是通过老医者之口,道出"小技艺也能有大作为"的哲理,就像现代人常说的"换个思路,价值翻倍"。诗中"刀圭辨苦甘"这样的细节,让人仿佛看见老医者认真配药的模样,特别有生活气息。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