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 其十九

顽隐耻泉石,鳏官耻荣仕。
当余无事时,世纷孰缠已。
胡为俯仰间,赧赧亦怀耻。
溯风一登高,秋思几千里。
天地一何旷,渺茫窅无纪。
苟不与之然,堕落无底止。
所耻其在兹,日月曷敢恃。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反思和对内心羞耻感的剖析,语言直白却富有哲理。

开头四句写两种人:一种是隐居山林却内心不安的人,一种是做官却感到羞耻的人。作者说自己闲来无事时,也会被世俗纷扰困扰。这里用"耻"字点出核心——人常因不符合内心标准而羞愧。

中间六句是转折。作者登高望远,看到秋色千里、天地广阔,突然意识到:世界如此浩大,如果人不顺应本心,就会陷入无止境的堕落。这里用开阔的自然景象反衬人的渺小与迷茫。

最后两句是警醒:真正的羞耻在于违背本心,时间不等人("日月曷敢恃"),必须及时醒悟。全诗像一场内心独白,从自我怀疑到豁然开朗,最终得出"要忠于内心"的结论。诗人用登高望远的体验,生动展现了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来获得人生启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