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九 柬浚川司马论诗
清霜飞画楝,柏府昼长关。炯炯台端孤月,林静夜乌安。
我爱汉庭老吏,本是玉堂词客,江海召初还。冠峨金豸角,袍绣鹤头丹。
酒杯深,檐花纤,剑歌残。几度笑谈今古,坐久藉余闲。
总是杜陵高格,只有谪仙豪兴,郊岛太癯寒。知音谁大雅,文藻落江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明代文人夏言写给好友浚川司马的一封"诗论信",用优美的意象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见解。
上片用衙门景色开篇:画梁上结着清霜,柏树掩映的官署白天也关着门。这里用"孤月""夜乌"的静谧画面,暗示诗人超脱俗务的文人情怀。接着称赞好友本是翰林院才子(玉堂词客),如今从江海归来担任御史(金豸冠、鹤纹袍都是御史服饰),暗含对其才华的欣赏。
下片转入诗酒论艺的场景:在深酒杯、细檐花相伴下,他们畅谈古今。诗人提出三个诗歌标准:像杜甫那样格调高远(高格),像李白那样豪放飘逸(豪兴),认为孟郊、贾岛的诗风太过清瘦苦寒(癯寒)。最后以"知音难觅,但文章能永留江山"作结,既是对好友的期许,也道出文人追求不朽的心声。
全词妙在将严肃的诗论藏在风雅的饮酒场景中,通过杜甫、李白等诗人的对比,委婉表达"好诗应该兼具格调与才情"的主张。那些御史服饰、衙门景物的描写,又让文人论诗的雅趣与官场生活自然融合,展现出明代官员亦仕亦文的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