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军中

连宵蜡泪满铜荷,欲写家书墨自磨。
作客每嫌心绪恶,胜人惟有鬓丝多。
江山月出腾兵气,冠盖风流倚醉歌。
近市不堪闻腊鼓,锦城儿女近如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顺庆军中》描绘了一位身处军旅的游子,在战乱年代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全诗通过几个生活化的画面,传递出孤独、忧愁和对亲人的牵挂。

首联“连宵蜡泪满铜荷,欲写家书墨自磨”用蜡烛流泪的意象,暗示主人公彻夜难眠,想给家人写信却连墨都要自己磨,突显出军中生活的艰苦和孤独。蜡烛滴泪其实也是人在流泪,这个画面很容易让人共情。

颔联“作客每嫌心绪恶,胜人惟有鬓丝多”直白地道出异乡漂泊的痛苦——心情总是很差,唯一“胜过”别人的是白发比别人多。这种自嘲式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岁月和忧愁对人的摧残。

颈联“江山月出腾兵气,冠盖风流倚醉歌”突然转到宏大的战争场面:月光下的山河弥漫着战争气息,而权贵们却在醉生梦死。这两句形成强烈反差,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也暗示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

尾联“近市不堪闻腊鼓,锦城儿女近如何”是最动人的部分:市集传来的腊鼓声(过年时的鼓声)让游子更加想家,不禁担心成都的儿女们近况如何。这里的“不堪”二字,把那种“听到喜庆声音反而更难过”的矛盾心理写得淋漓尽致。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深夜军营的烛光,转到主人公磨墨写信的特写,再拉开镜头展现月光下的战场,最后用市井的鼓声把思绪带回远方家乡。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想家”,但每个画面都在传递这种思念。最妙的是“胜人惟有鬓丝多”这句,用幽默的方式说悲伤的事,让读者在苦笑中体会到更深沉的哀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