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武夷

缲得春蚕不值钱,几时南亩解丰年。
小臣无计纾民力,稽首虚皇一炷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蒙仲创作的,描绘了一位官员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对朝廷的期盼。诗中的“题武夷”指的是诗人对武夷山的景色和人文的感慨,但主要情感还是围绕民生问题展开。

1. 缲得春蚕不值钱,几时南亩解丰年
-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春天蚕茧丰收,但蚕丝的价值并不高,无法换来好的生活,农民何时才能有好的收成呢?这里用“春蚕”来象征农民的辛勤工作,但“不值钱”则暗示了他们的生活困苦,而“几时南亩解丰年”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能够过上富足生活的期盼。

2. 小臣无计纾民力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作为一个小官员,没有能力帮助农民减轻负担,解决他们的难题。这里的“小臣”指的是自己,而“纾民力”是减轻民众的负担、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的意思。

3. 稽首虚皇一炷烟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期望和祈祷。诗人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只能向天帝(虚皇)拜一拜,祈求天帝能解决百姓的苦难。这里的“稽首”是一种古代的跪拜礼仪,表示尊重和请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蚕丝丰收与农民生活贫困的现实,以及诗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表达了对皇帝的期望和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诗人虽然无法直接解决民生问题,但依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关切,希望能有办法帮助他们。

冯端荣

端荣字景庄,福州人。宝庆丙戍进士。知崇安县,勒恤小民,病给之药,死施之棺。尝匾“清慎堂”以见志。邑民祀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