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孙吴二砖歌
孟冬坏城致令辟,古砖出土苔花剔。
织文若布坚于石,建元分明纪天册。
其旁古泉惜不存,或者大钱当千亦如工名勒。
右方虽非手掌形,积古堂外此无敌。
况有赤乌之砖脩盈尺,先后藏弆成合璧。
秦汉瓦当皆辟易,我思仙人铧名逞谲诡。
孙郎收之肆诸市,苍龙门外神第立。
惑志谶纬大帝始,石印朱书喜泐铭,孙绳祖武独此尔。
吁嗟乎!
吴蜀相依如唇齿,蜀室既毁吴何恃。
魏宫铜雀亦瓦解,司马耽耽久虎视。
天册之际势孤峙,皓宗曷不承前轨。
大桢苇席坚壁垒,疑城再筑张角犄。
金陵王气压九州,那止扬州作天子。
横江截锁飞将来,玉石俱焚谁致此。
惜哉甄官得玺仅五纪,江东霸业长已矣。
岂如二砖逾千祀,永与盐官之城镇海涘。
织文若布坚于石,建元分明纪天册。
其旁古泉惜不存,或者大钱当千亦如工名勒。
右方虽非手掌形,积古堂外此无敌。
况有赤乌之砖脩盈尺,先后藏弆成合璧。
秦汉瓦当皆辟易,我思仙人铧名逞谲诡。
孙郎收之肆诸市,苍龙门外神第立。
惑志谶纬大帝始,石印朱书喜泐铭,孙绳祖武独此尔。
吁嗟乎!
吴蜀相依如唇齿,蜀室既毁吴何恃。
魏宫铜雀亦瓦解,司马耽耽久虎视。
天册之际势孤峙,皓宗曷不承前轨。
大桢苇席坚壁垒,疑城再筑张角犄。
金陵王气压九州,那止扬州作天子。
横江截锁飞将来,玉石俱焚谁致此。
惜哉甄官得玺仅五纪,江东霸业长已矣。
岂如二砖逾千祀,永与盐官之城镇海涘。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海昌孙吴二砖歌》主要通过对古砖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和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追思。
1. 古砖的象征意义:诗的开头描述了古砖的出土,砖上的纹路坚硬如石,记载了历史的痕迹。古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和坚韧。诗人通过砖的坚固,联想到古代社会的稳定与力量。
2. 历史的兴衰:诗中提到了“孙吴”,即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吴国。诗人通过对吴国的回忆,感叹历史的变迁。吴国曾经强大,但最终还是被魏国和晋国所灭。诗人用“蜀室既毁吴何恃”一句,表达了对吴国孤立无援、最终覆灭的惋惜。
3. 英雄人物的追思:诗中提到了孙权,他是吴国的开国君主,诗人称他为“孙郎”,表现了对他的尊敬。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吴国的基业。但即便如此,吴国最终还是走向了衰落。诗人通过孙权的故事,反思了英雄与历史的无常。
4. 久远的历史与永恒的记忆:诗人通过对古砖的描述,强调了历史的久远。虽然吴国已经灭亡,但古砖依然存在,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诗人认为,虽然霸业已成过去,但这些古砖将永远与盐官城镇相伴,成为不朽的象征。
5. 对未来的警示:诗的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历史的兴衰往往是由于内部的分裂和外部的压力,诗人希望后人能够吸取教训,避免再次陷入同样的命运。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古砖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追思。诗人通过对吴国兴衰的回顾,提醒后人要珍惜当下,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