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杨应宁佥宪题画二首 其一

胜地着孤亭,翼然临绝岸。
杖屦复溪头,斯人来独惯。
青松栽巳高,白石煮应烂。
诗思逐浮云,峰回忽中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在山水间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

开篇写一座孤亭建在风景绝佳的高处,像鸟儿展翅一样悬在陡峭的岸边,营造出一种遗世独立的氛围。接着写主人公拄着拐杖、穿着木屐,经常独自来到溪边,暗示他是一位远离尘嚣的隐士。

"青松"和"白石"两句用具体意象展现隐士生活的雅趣:亲手栽种的松树已经长高,用溪边白石煮茶的闲适生活持续了很久。最后两句最妙,把诗兴比作浮云,正随着山势飘荡时,突然被回转的山峰切断——既写出了山势的曲折,又暗喻灵感稍纵即逝的创作体验。

全诗通过孤亭、溪头、青松、白石等意象,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让读者感受到山水之乐与诗意生活的完美融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