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游园有作

连雨生秋凉,霁光明物象。
日夕林苑内,鸣蝉流清响。
转步幽径中,陶然沐高爽。
鄙吝一为销,精气或能养。
始欣脱尘累,蓦又动尘想。
顾我将何之,港岛不日往。
此去感西风,默然滋内朗。
登览太平山,伫望沧海广。
彼岸不可及,诸天或可仰。
去去更归来,共谁谢尘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秋霁游园有作》描绘了诗人在雨后初晴的秋日里,漫步园林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开篇两句“连雨生秋凉,霁光明物象”,点明了时间和天气。连绵的秋雨过后,天气转凉,天空放晴,万物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日夕林苑内,鸣蝉流清响。转步幽径中,陶然沐高爽”,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漫步园林的情景。夕阳西下,园林中蝉鸣声声,清脆悦耳。诗人沿着幽静的小径漫步,感受着秋日的清爽,心情愉悦。这里的“陶然”一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享受。

随后,“鄙吝一为销,精气或能养”两句,诗人由外界的自然美景转向内心的感受。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世俗的烦恼和杂念逐渐消散,精神也得到滋养。这里诗人通过自然与内心的对比,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然而,这种宁静并没有持续太久。“始欣脱尘累,蓦又动尘想”两句,诗人从对自然的陶醉中回到现实,开始思考即将前往的港岛之行。这里的“尘想”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牵挂和思虑,诗人虽然暂时摆脱了尘世的烦恼,但现实的责任和使命又让他无法完全超脱。

接下来的几句“顾我将何之,港岛不日往。此去感西风,默然滋内朗”,诗人开始思考未来的旅程。他即将前往港岛,感受到西风的吹拂,内心却因为即将面对的新环境而变得平静而明朗。这里的“西风”可能象征着未知的挑战,但诗人并没有表现出焦虑,而是以一种平静的心态迎接未来。

“登览太平山,伫望沧海广”两句,诗人想象自己登上太平山,眺望广阔的大海。这里的“太平山”和“沧海”象征着广阔的世界和无限的未来,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最后两句“彼岸不可及,诸天或可仰。去去更归来,共谁谢尘坱”,诗人意识到,虽然未来的彼岸可能无法到达,但他依然可以仰望更高的天空。无论未来如何,他都会归来,与谁一起告别尘世的纷扰。这里的“诸天”象征着更高的理想和追求,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对回归宁静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日园林的宁静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诗人既享受当下的宁静,又对未来充满期待,展现了一种平和而积极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