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万石岩①

何年月黑风狂夜,吹落㟏岈覆一溪。
诗里未经摩诘画,袖中难倩米颠携。
云流石罅疑天近,瀑溅衣裙⑴识洞低。
盘礡不知春日永,欲寻归路几番迷(许俊雅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游万石岩》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带我们走进一个奇特的岩石景观世界。

开头两句就像电影开场:诗人回忆某个狂风大作的夜晚,仿佛是天神发怒,把山上的巨石吹落到溪水中("吹落㟏岈覆一溪")。这里的"㟏岈"形容岩石嶙峋突兀的样子,用"覆"字让人感觉整条溪都被巨石填满了,画面感极强。

三四句用了两个典故:王维(摩诘)的诗画和米芾(米颠)的痴石,但反着说——这么奇特的景色,连王维的诗画里都没出现过,想把它藏在袖中带走,可找不到米芾这样的奇人来帮忙。既夸了景色的独一无二,又显得幽默俏皮。

五六句是身临其境的体验:岩石缝隙间云雾流动,让人错觉离天很近("疑天近");瀑布飞溅打湿衣服,才意识到自己站在低处的洞穴里。一"近"一"低"的对比,让人跟着诗人一起抬头惊叹,又低头躲水花,特别有代入感。

最后两句最有趣:在石头上盘桓太久,连春天漫长的白昼都没察觉("春日永"),等想找路回去时,居然迷路了好几次。明明是被奇石美景迷住,偏说是被山路迷惑,这种"甩锅"式的写法,把流连忘返的心情写得妙趣横生。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Vlog:有震撼的大场面(落石填溪),有细节特写(云穿石缝、瀑湿衣衫),还有游客的内心OS(偷藏风景未遂、迷路怪石头太美)。最厉害的是,明明在写静止的岩石,却通过"风狂夜""云流""瀑溅"这些动态描写,让整座石岩活了起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