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丹晚行

峰头落日一尺景,平地行人一丈影。
登高试望石觜山,缺月已悬大佛顶。
红柳不青白草黄,西风雁唳凉州凉。
今宵删丹郭外宿,客路更比长城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西北边塞黄昏赶路的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传递出苍凉孤寂的羁旅情怀。

前四句用夸张的比例写落日奇景:山头太阳只剩一尺高,地上人影却被拉长到一丈。当旅人登高远望石觜山时,发现新月已悄悄挂在大佛头顶。这里"缺月"与"落日"形成时间推移,暗示赶路的漫长。

中间两句用色彩和声音渲染边塞秋色:红柳褪色、白草枯黄,西风中传来大雁的鸣叫,整个凉州都透着寒意。"凉州凉"的重复用字巧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刺骨的凉意。

最后两句点明处境:今夜只能在删丹城外的荒野露宿,而漫长的旅途比古老的长城还要绵长。这里用长城作比,既突出路途遥远,又暗含对边塞历史的感慨。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落日人影的特写,拉到远山新月的全景,再切换到红柳白草的近景,最后定格在荒野孤宿的旅人。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画面都浸透着行路的艰辛和思乡的愁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