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处士梅诗八首(有叙) 其七

一树才开玉未残,忍些风雪耐些寒。
不须俗子联翩去,政要幽人自在看。
白玉堂中春信早,黄金盏里酒痕乾。
后凋孰与坚盟约,松竹青青共岁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景象,赞美了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同时借梅花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首联"一树才开玉未残,忍些风雪耐些寒"写梅花初开时的姿态。把梅花比作白玉,虽然经历风雪严寒,但依然保持洁白无瑕。这里用拟人手法,说梅花"忍耐"风雪,赋予了梅花人的品格。

颔联"不须俗子联翩去,政要幽人自在看"表达了梅花的高雅气质。梅花不需要俗人成群结队来观赏,它更愿意让那些真正懂得欣赏的隐士独自品味。这里"幽人"指品行高洁的隐士,暗示梅花与俗世保持距离的高洁品性。

颈联"白玉堂中春信早,黄金盏里酒痕乾"用两个意象来赞美梅花。前句说梅花是春天最早的使者,后句用酒杯中的酒痕已干来暗示赏梅饮酒的雅致生活。

尾联"后凋孰与坚盟约,松竹青青共岁阑"将梅花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说在寒冬中,梅花与松竹坚守盟约,共同抵御严寒。这里用拟人手法,把三种植物比作坚守约定的朋友,赞美它们坚贞不屈的品格。

全诗通过赞美梅花,实际上是在歌颂一种不畏艰难、坚守节操的高尚品格。诗人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梅花的美和精神内涵。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