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苍溪的潇洒老人,以及诗人对他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
前四句介绍这位隐士:他是苍溪人,头戴纶巾(文人头巾),生活自在洒脱。他常与沙鸥、白鹭为伴,在溪边享受清闲的福气。"鸥沙""鹭矶"这些自然意象营造出宁静的隐居氛围。
中间四句写隐士的生活情趣:他时而唱着《沧浪歌》(古代隐士之歌),划船时船桨击水发出清脆声响。喝醉了就陶然自乐,仿佛超脱了尘世。诗人被这种生活吸引,想在秋天去拜访,一起玩赏清澈的溪水。
最后四句情绪转折:可悲的是现实已变(可能隐士已故或环境改变),诗人只能空怀向往。眼前风雨笼罩溪滩,他只能通过回忆来安慰自己对往昔的思念。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前半部分展现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后半部分流露对无法实现这种生活的遗憾。诗中"清福""陶然"等词体现隐士之乐,"悲哉""空尔"则传达诗人的怅惘。最后以风雨暗滩的意象,含蓄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