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福寺与诸友人夜谈因雨假宿三首 其三

春阴侵几杖,夜雨静琴觞。
虚院疏风入,回廊隐雾长。
坐淹高士榻,眠拟定禅床。
不染神俱爽,无言意已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雨中和朋友在隆福寺静坐谈心的场景,充满了宁静淡泊的禅意。

前四句写环境:春天的阴云悄悄漫过桌椅("几杖"代指日常用具),夜雨让琴声和酒杯都安静下来。空旷的庭院里吹进稀疏的风,曲折的回廊在雾气中显得格外幽深。这里用"侵""静""疏""隐"这些轻柔的动词,把雨夜的静谧感写得很有层次。

后四句写心境:大家像古代高雅之士("高士")一样随意坐着,困了就准备在禅床上休息。这种清净的环境让人神清气爽,不需要刻意说话,心灵自然进入忘我的状态。最后两句特别妙,用"不染"对应"神爽",用"无言"引出"意忘",把禅宗"不立文字"的意境表达得很透彻。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单的雨、雾、风、廊勾勒出空间,用琴、酒、榻、床点缀人物活动,最后落在心灵的宁静上。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字都恰到好处,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与世无争、物我两忘的闲适。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