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马寅旭明府六行 其二 (选三)竹马行

凄凄草色长堤下,童子纷纷骑竹马。
鸟雀夹车时雨来,青林漠漠春云泻。
翠树浓花满路开,仙姿双鸟多潇洒。
于今苍赤避鸣驺,稍近旌旄衙胥打。
官民觌面不相亲,莫怪科条若土苴。
今君带绶映春辉,不减河阳饶艳冶。
竹马周回列道傍,云霓在望我心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官民生活对比图,充满童趣又暗含深意。

前半段像放电影一样带我们看春日美景:长堤下青草茂盛,孩子们骑着竹竿当马追逐嬉戏(竹马行)。突然一阵春雨,鸟雀围着车驾飞舞,远处青翠山林笼罩在春云中。路上开满鲜花,羽毛艳丽的鸟儿自在飞翔——这些明快的画面都在铺垫官民和谐的理想状态。

但镜头突然转向现实:如今百姓见到官员仪仗就躲(苍赤避鸣驺),稍微靠近就会被衙役鞭打。官员和百姓虽然面对面(觌面),却像隔着一堵墙。诗人感叹:这样的官民关系,难怪法律条文(科条)被当成没用的野草(土苴)。

最后笔锋一转,赞美马寅旭这样的好官:他的官带在春光中闪耀,治理的地方像古代河阳县一样繁荣。孩子们重新敢在路边骑竹马玩耍,百姓像盼望云霓(久旱盼雨)般期待好官,让诗人由衷感到欣慰。

全诗妙在用"竹马"串起三个场景:开篇的童趣竹马是回忆,中间的消失反映社会问题,结尾的再现则寄托理想。就像用孩子游戏作标尺,量出了官民关系的温度变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