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平阳诸公祖席分韵作

灞桥波似箭,南浦草如裙。
此夜灯前泪,他年日暮云。
醉和酲一半,悲与笑相分。
莫作阳关叠,愁多不忍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送别宴上的复杂情感,用生活中的常见景象比喻离愁,读来真挚动人。

前两句用"灞桥的急流"和"南浦的青草"这两个经典送别场景,快速将读者带入离别氛围。就像用"水流像射出的箭"形容时间飞逝,用"青草像舞动的裙摆"暗喻相聚时光的美好,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宴席灯下偷偷抹泪的画面,与未来天边孤云的想象交织;此刻醉醺醺的状态里,藏着半醉半醒的苦笑。这种矛盾心理的刻画特别真实——明明在喝酒谈笑,心里却满是酸楚。

最后两句最戳心窝子。诗人央求大家"别唱《阳关三叠》",因为那首送别曲会让人更难过。这种"连送别曲都听不得"的脆弱感,比直接说"我很伤心"更有感染力,让人联想到自己经历离别时强撑微笑的样子。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离愁具象化:用急流、青草、泪痕、暮云这些看得见的景物,配合醉酒、苦笑、拒听离歌这些生活细节,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那种"笑着流泪"的离别滋味。这种用日常事物表达深沉情感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打动人心的地方。

高士谈

(?—1146)金燕人,字子文,一字季默。任宋为忻州户曹。入金授翰林直学士。熙宗皇统初,以宇文虚中案牵连被害。有《蒙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