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奉命巡视地方时的豪迈情怀和旅途见闻,充满洒脱与责任感。
前两句写主人公乘船渡江、巡视地方的场景。"飘然击楫"用划船动作展现潇洒姿态,"仗节观风"说明他是持着朝廷符节来考察民情。十四州暗示巡视范围之广。
中间四句是旅途见闻和心情。听说皇帝对这次出行很支持("天语好"),所以放心地游览蜀地山水。看到美景就题诗作记,在滟滪堆(长江险滩)这样的名胜留下诗句,表现出文人雅兴。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虽然旅途愉快,但会尽快完成整顿吏治的任务("澄清")回朝复命,不会像周南(典故:指滞留地方)那样长期在外耽搁。体现了公事私游两不误的为官智慧。
全诗在轻松畅游中暗含责任,在公务行程里不失雅致,展现了古代官员既能恪尽职守,又懂得享受生活的立体形象。语言明快,用典自然,读来既能感受到山水之美,又能体会作者的职业操守。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