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十二月十七日喜仙臣至后二日以东坡生日诗见示作此和之
七年不到东瀼东,乡山入梦青濛濛。
天遣故人来闽中,我睹故人如睹瞿唐两岸峰。
上峰长谈三日抒离悰,忽忆二十年前此日同祀玉局翁。
以诗代像咸鞠躬,香满筒,酒满钟,我酒虎,君诗龙。
当年奇兴多豪雄,良朋三五联游踪。
夔山万朵青芙蓉,但逢佳日扶吟筇。
与君携壶忻相从,山头醉倒眠花丛。
山灵对我多笑容,不知身世何者为穷通。
何况乡贤生日逢,雅集尤必追仙风。
迄今此乐难再同,胶漆之交如蟨蛩,伤心零落随秋蓬。
君不见郑虔化去同李邕(郑睿川与李芳庭均于今年下世。),每一谈之心忡忡。
君亦近作泥中鸿,垂翅难向丹霄翀。
示我诗册惊双瞳,境愈穷,诗乃工,天心待君非凡庸。
昌君之学加陶镕,莫凭牢愁问苍穹。
我今薄宦如樗榕,历十三载嗟樊笼。
使我奇气抑塞不能开心胸,为羊公鹤嗤童𣰥。
我愿同君归去巢云松,东屯高卧甘长终。
茅屋数间园数弓,种三百树梅香浓。
与君折梅酌酒尊不空,年年此日酹坡公⑴。
天遣故人来闽中,我睹故人如睹瞿唐两岸峰。
上峰长谈三日抒离悰,忽忆二十年前此日同祀玉局翁。
以诗代像咸鞠躬,香满筒,酒满钟,我酒虎,君诗龙。
当年奇兴多豪雄,良朋三五联游踪。
夔山万朵青芙蓉,但逢佳日扶吟筇。
与君携壶忻相从,山头醉倒眠花丛。
山灵对我多笑容,不知身世何者为穷通。
何况乡贤生日逢,雅集尤必追仙风。
迄今此乐难再同,胶漆之交如蟨蛩,伤心零落随秋蓬。
君不见郑虔化去同李邕(郑睿川与李芳庭均于今年下世。),每一谈之心忡忡。
君亦近作泥中鸿,垂翅难向丹霄翀。
示我诗册惊双瞳,境愈穷,诗乃工,天心待君非凡庸。
昌君之学加陶镕,莫凭牢愁问苍穹。
我今薄宦如樗榕,历十三载嗟樊笼。
使我奇气抑塞不能开心胸,为羊公鹤嗤童𣰥。
我愿同君归去巢云松,东屯高卧甘长终。
茅屋数间园数弓,种三百树梅香浓。
与君折梅酌酒尊不空,年年此日酹坡公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朋友来访时写的,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故人重逢的喜悦
开头说作者七年没回故乡,只能在梦里见到家乡的青山。突然老朋友从远方(闽中)来访,让他高兴得像看到家乡瞿塘峡的山峰一样亲切。两人畅谈三天,回忆二十年前一起纪念苏东坡生日的场景——当时他们用诗代替画像祭拜,喝酒吟诗,豪情满怀。
2. 回忆青春豪迈时光
作者想起年轻时和三五好友结伴游山玩水,在夔门(长江三峡)的青山间喝酒吟诗,醉倒花丛,连山神都对他们微笑。那时不在乎穷达得失,尤其遇到家乡先贤(苏东坡)的生日,更要办诗会效仿古人风雅。但如今这种快乐再也找不回来了。
3. 朋友离世的伤感
笔锋一转,提到两位好友(郑睿川、李芳庭)今年相继去世,每次谈起都心痛。现在眼前的老友也像陷在泥里的鸿雁,无法高飞。但朋友带来的新诗让作者惊讶:虽然处境困顿,诗却写得更好,说明老天对他另有安排。
4. 自己的无奈与向往
作者说自己当了十三年小官,像关在笼子里,憋得才华无处施展,被人嘲笑是"羊公鹤"(有名无实)。最后他真诚地说:真想和朋友一起回乡隐居,盖几间茅屋,种一片梅林,年年梅花开时喝酒祭东坡——这才是他理想的生活。
诗的核心魅力:
- 用"酒虎诗龙"等生动比喻展现青春豪情
- 通过"泥中鸿雁""羊公鹤"等形象道出现实困境
- 结尾梅林隐居的想象,传递出对自由纯粹的渴望
- 全诗像一封掏心窝子的信,有笑有泪,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和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