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我非东方儿,不是牛耕土。
欲识我踪迹,一气万物母。

现代解析

这首诗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层:谜语游戏
前两句用否定句排除常见答案——"不是东方孩童"暗示与方位有关,"不是牛耕土"排除"犁"字。后两句给出线索:"一气"指道家术语"元气","万物母"出自《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暗指"道"字。结合起来谜底是"物"字("勿+牛"的变形)。

第二层:哲学思考
诗人通过文字游戏探讨本质问题:真正的"我"不是表面身份(东方儿),也不是工具(牛耕土),而是构成万物的本源(一气),是孕育生命的母体(万物母)。这种思考方式类似禅宗公案,引导读者跳出具体形象看本质。

第三层:生命智慧
全诗传递出一种破除执念的智慧——不要被表象迷惑(前两句的否定),要学会追溯根源(后两句的提示)。就像我们常说的"看山不是山",最终要领悟到万物同源的本质。这种思维方式对现代人摆脱标签化认知仍有启发。

诗歌的魅力在于:用20个字同时完成文字游戏、哲学思考和人生点拨,每个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不同层次的趣味。

张景

(971—1019)江陵府公安人,字晦之。少从柳开游,嗜学甚力。真宗诏有司征天下士,其名列第四。历任房州文学参军、昭信县令,后摄理真州事。有《洪范王霸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