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少师端午日赐宴诗韵时同纂修群书于文渊阁下 其二

功勋尤喜晚年成,出语常令四座惊。
重望固应居国老,谦光犹复礼儒生。
彤庭宴罢看仪凤,黄阁诗成听禁莺。
况是太平无事日,纂修群籍赞文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在太平盛世中的荣耀生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这位长者的赞美和对和谐社会的歌颂。

开头两句"功勋尤喜晚年成,出语常令四座惊"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特点:虽然功成名就时已年迈,但他的言论依然能让在场所有人叹服。这里展现了一个智慧长者的形象,即使到了晚年,依然保持着过人的才学。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描写了主人公的地位与品格。"重望固应居国老"说他理应位居国家重臣之位,"谦光犹复礼儒生"却笔锋一转,说他虽然地位崇高,却依然谦逊有礼地对待读书人。接着用"彤庭宴罢看仪凤"和"黄阁诗成听禁莺"两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他在宫廷宴会后的闲适生活,既有皇家气派(仪凤),又有文人雅趣(听莺)。

最后两句"况是太平无事日,纂修群籍赞文明"将视角拉大,点明这是在太平年代,主人公正带领众人编修典籍,推动文化发展。这不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赞美,更是对整个盛世文明的歌颂。

全诗语言平实却富有画面感,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位功成名就却保持谦逊的长者形象,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景象。诗中"仪凤""禁莺"等意象既典雅又不难理解,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宫廷生活的华贵与文人生活的雅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