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经台白莲池

野蔓高台下,前朝记不诬。
金文翻古偈,汉字变胡书。
彩线风飘断,缃帘火烬馀。
破云开白日,穿水照芙蕖。
科斗频更改,庵园几遍锄。
真门兼逸韵,两欲慕相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的经台和莲池,通过今昔对比展现时光流逝的沧桑感。前四句写景:野草蔓生的高台证明这里曾是前朝佛教圣地,当年人们在这里把梵文佛经翻译成汉字。彩线、帘幕等残留物暗示这里曾香火鼎盛,如今却只剩风雨侵蚀的痕迹。

中间四句用强烈对比:乌云散开阳光乍现,照亮水中残荷,这个画面既写实又象征佛教智慧的穿透力。接着用"科斗文(古代文字)被不断修改"和"佛寺园地屡遭开垦"两个细节,暗喻文化传承的艰难。

最后两句点题:诗人既向往佛门超脱的境界,又仰慕司马相如那样的文采风流。这种矛盾心理恰恰反映了古代文人普遍的精神追求——既想寻求宗教解脱,又难以割舍世俗的文化情怀。全诗通过废墟意象,巧妙地把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与个人志趣融为一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