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南征蛮诗

圣人赫斯怒,诏伐西南戎。
肃穆庙堂上,深沈节制雄。
遂令感激士,得建(一作见)非常功。
料死不料敌,顾恩宁顾终。
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
梯巘近高鸟,穿林经毒虫。
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
蜂虿隔万里,云雷随九攻。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
饷道忽已远,悬军垂欲穷。
精诚动白日,愤薄连苍穹。
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
收兵列亭堠,拓地弥西东。
临事耻苟免,履危能饬躬。
将星独照耀,边色何溟濛。
泸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
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
廉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
相逢论意气,慷慨谢深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写的,讲述了一位叫李云南的将军奉命征讨西南蛮族的故事。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战争背景:开头就说皇帝发怒要讨伐西南蛮族,朝廷上下都很严肃。李云南带着士兵们去打仗,大家都很拼命,想立大功。

2. 战斗过程:诗中描写了打仗的艰难——要爬很高的山,穿过有毒虫的树林,天气特别热("北户多南风")。虽然补给线拉得太长,军队都快撑不住了,但将士们靠挖田鼠、吃当地食物坚持下来。

3. 将军形象:李云南特别勇敢,带着军队长驱直入,最终打了胜仗,开拓了疆土。诗中说他"临事耻苟免"(遇到事情不逃避),就像古代名将廉颇、蔺相如一样厉害。

4. 胜利归来:最后李云南凯旋回长安,受到皇帝接见。诗人感叹说,要是古代名将孙武、吴起还活着,一定会觉得李云南和他们一样了不起。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梯巘近高鸟"(爬山高得能碰到鸟)、"穿林经毒虫"这样的句子,让人真切感受到行军艰难
- 通过"掘田鼠""吃僮族食物"这些细节,展现将士们的坚韧
- 最后用廉颇、蔺相如这些历史名人作比较,突出李云南的英勇

整体是首充满热血豪情的边塞诗,既写了战争的残酷,更歌颂了将士们的忠诚勇敢。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