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黄昏游览医巫闾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苍茫的时空感。
前两句用"黄月""黄日"的重复形成视觉冲击,落日与初月同时出现在秋野,配合萧瑟风声,立刻营造出空旷寂寥的秋日氛围。诗人黄昏归途时忍不住勒马回望,但云雾缭绕的山谷(云壑)已看不清来时的游踪。
后四句从视觉转向听觉和联想:石缝中泉水叮咚,曾经巍峨的旷观亭如今湮没荒草,这些细节让人突然感受到时间的重量——眼前的景物连接着千秋万古,当年在此驻足的古人看到的或许也是同样的山月泉声。最妙的是"转见"二字,这种历史沧桑感不是刻意寻找的,而是在回马瞬间的自然感悟。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宏大的日月同辉,到勒马回望的中景,再到泉眼荒亭的特写,最后定格在诗人沉思的面容。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景物都浸透着对时光流逝的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