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辞官归隐后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官场浮沉的厌倦和对田园自由的向往。
首联"人间宦海几桑田"用沧海变桑田的典故,比喻官场变化无常,暗示自己已经看透官场。"稳泛沧浪旧钓船"则用钓鱼船的形象,展现归隐后的安稳自在。
颔联"冠挂神羊馀正直"说自己虽然辞去官职(古代御史戴神羊冠),但保留了正直品格;"身将仙鹤去联翩"用仙鹤比喻自己像仙人一样自由飞翔,离开官场。
颈联用两个历史人物典故:西晋张翰(季鹰)因思念家乡莼菜羹而辞官,陶渊明(元亮)辞官后以醉酒为乐。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像他们一样,顺应本心选择归隐。
尾联"最是閒中多日月"直接点出归隐生活的悠闲——时间变得充裕;"相逢不敢问流年"则微妙地透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淡淡忧虑,但又带着超然的态度。
全诗通过自然意象(钓船、仙鹤)和历史典故,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正直官员离开官场后的心理变化:从对官场的厌倦,到归隐初期的畅快,最后沉淀为闲适中带着人生感悟的平和状态。诗中"不敢问流年"的含蓄表达尤其动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智慧。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