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方楚卿孝廉入山

苍烟野水接长林,喜见高人有远心。
仙舫不妨时到岸,佛楼犹可晚供吟。
清泉白石知何世,翠竹黄花意亦深。
坐久西峰明月上,共论钟磬已沉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方楚卿的欢迎和喜悦之情。

首联“苍烟野水接长林,喜见高人有远心”,诗人用“苍烟野水”和“长林”勾勒出一幅自然幽静的景象,接着点明自己喜悦的原因是见到了志存高远的友人。这里的“高人”指的是方楚卿,“远心”则暗示了他心怀远大的志向。

颔联“仙舫不妨时到岸,佛楼犹可晚供吟”,诗人想象友人的船只像仙船一样随时可以靠岸,而佛楼则可以在傍晚时分供他们吟诗作赋。这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欢迎,也体现了他们共同的雅兴。

颈联“清泉白石知何世,翠竹黄花意亦深”,诗人通过“清泉白石”和“翠竹黄花”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清幽景色,并感慨这些自然景物仿佛超越了时间,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同时,“意亦深”则表达了这些景物所蕴含的深意,引人深思。

尾联“坐久西峰明月上,共论钟磬已沉沉”,诗人与友人久坐山中,直到明月升起,他们一起讨论着钟磬的声音,已经夜深人静。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传递出一种宁静、超脱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与友人相聚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欢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