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先生良常草堂五言一首

每爱草堂幽,来为竟日留。
独当山一面,更近水西头。
绕舍栽青竹,开窗看白鸥。
拾遗茅屋好,不得近鄜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特别喜爱朋友张良常的草堂,每次来都要玩上一整天的闲适场景。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带我们走进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天地。

前四句像导游一样介绍草堂的位置:草堂背靠青山,正对着山景,又紧挨着溪水西头,是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这里"独当山一面"的"独"字用得巧妙,既说明草堂独自占着最佳观景位,又暗示主人不随波逐流的品格。

五六句镜头拉近到房屋细节:房前屋后种着青翠的竹子,推窗就能看见水边的白鸥。竹子象征高洁,白鸥代表自由,这两个意象透露出主人淡泊名利的性情。诗人不说"种竹"而说"栽青竹",不说"观鸥"而说"看白鸥",用词特别鲜活,仿佛能看见竹叶的青翠和白鸥的灵动。

最后两句突然提到杜甫(拾遗是杜甫的官职),说虽然杜甫的茅屋也很好,但可惜离鄜州(杜甫家人居住地)太远。这里暗含两层意思:一是夸朋友的草堂比杜甫的还好,二是羡慕朋友能住在心仪之地,不像杜甫那样与亲人分离。这种比较既抬高了草堂,又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vlog,从外景拍到内景,最后来个走心点评。没有华丽辞藻,但山、水、竹、鸥的简单组合,就勾勒出让人向往的隐居生活。最打动人的是字里行间那份对朋友家"神仙住处"的真心喜爱,以及暗藏的"我也想这样生活"的小心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