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丘寺

红尘久碍登山屐,绿水今来载酒船。
塔顶风凄催客饮,佛前灯暗照僧禅。
烟霞满目聊延伫,名姓逢人莫浪传。
寺石不须重试剑,倚天千尺在吟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虎丘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超脱世俗的闲适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开头两句"红尘久碍登山屐,绿水今来载酒船",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从尘世烦扰中解脱出来的轻松愉悦。"红尘"代表世俗生活,"绿水"象征自然美景,作者终于摆脱俗务,乘船来游山玩水。

中间四句写寺中景象:塔顶的凉风仿佛在催促游人饮酒作乐,佛前昏暗的灯光照着打坐的僧人。眼前烟霞美景让人驻足流连,但作者提醒自己不要到处张扬姓名。这些描写既展现了寺庙的幽静氛围,也透露出作者想要低调享受这份宁静的心境。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借用"试剑石"的典故(传说吴王试剑的石头),却说不需要再试剑了,因为眼前高耸入云的山峰就是最好的"倚天剑"。这个比喻既展现了虎丘的雄伟,又表达了诗人豪迈的诗兴。

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对寺庙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暂时逃离尘世、寄情山水的闲适心情,最后以豪放的比喻收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开阔胸襟。诗中既有对佛门清净的向往,又不失文人雅士的洒脱气质。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