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宫人

几年花貌伴残更,只有监宫问姓名。
鸳被未经难入梦,凤箫遥听不成声。
当熊空抱冯媛节,题叶羞传韩女情。
谁道君恩似明月,不分流照向苕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宫女子孤独凄凉的生活,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她的情感世界。

前两句写这位女子在深宫中的寂寞。她年复一年地守着残灯度过长夜,只有负责监管的太监偶尔会问她的名字,暗示她早已被皇帝遗忘。"花貌"与"残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青春虚度的悲哀。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典故写她的情感渴望。"鸳被"象征夫妻恩爱,但她从未体验;远处传来的箫声更添愁绪。"冯媛"是汉代为保护皇帝而挡熊的妃子,"韩女"是传说中在红叶上题诗觅得良缘的宫女,这两个典故反衬出她既没有表现忠勇的机会,也得不到美好爱情。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君恩"比作明月,看似光明普照,实则照不到卑微的宫人。"苕荣"指凌霄花,比喻地位低微的宫女,暗示皇帝的恩宠从来不会眷顾她们。这个比喻既美丽又残酷,深刻揭露了宫廷制度对女性的摧残。

全诗通过夜灯、箫声、被褥等日常物品,结合历史典故,将深宫女子无人问津的处境写得入木三分。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被整个世界遗忘的孤独感,以及明知无望却仍存一丝幻想的矛盾心理,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女性的悲剧命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