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侧有亭,山谷榜曰奇观。
一水飞空,揭起珠帘全幅。不须人卷,不须人轴。一点不容飞燕入,些儿未许游鱼宿。向山头、款步听疏音,清如玉。
三峡水,堪人掬。三汲浪,堪龙浴。更两边潇洒,数竿脩竹。晓倩碧烟为绳束,夜凭新月为钩曲。问当年、题品是何人,黄山谷。
一水飞空,揭起珠帘全幅。不须人卷,不须人轴。一点不容飞燕入,些儿未许游鱼宿。向山头、款步听疏音,清如玉。
三峡水,堪人掬。三汲浪,堪龙浴。更两边潇洒,数竿脩竹。晓倩碧烟为绳束,夜凭新月为钩曲。问当年、题品是何人,黄山谷。
现代解析
这首《满江红》描绘了一幅充满动感与灵性的山水画卷,用现代语言解读就是:
上阕:瀑布奇观
开篇直接带我们来到一座亭子旁,这里挂着黄庭坚题写的"奇观"匾额。接着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描写瀑布:水流像从空中飞泻而下,形成的白色水幕宛如自动展开的珠帘(不用人力去卷动)。这水帘密得连燕子都穿不过,清澈得连鱼儿都不敢停留(怕打破这份纯净)。最后邀请我们漫步山间,听瀑布疏朗的声音像玉石相击般清脆。
下阕:山水意境
下半段用三个层次深化意境:
1. 水之灵:说这瀑布水像三峡激流般值得捧在手心细品,形成的浪花仿佛能让蛟龙沐浴,把自然景观写出了神话感。
2. 竹之韵:特意点出瀑布两旁挺立的修竹,白天看竹影如碧烟缠绕,夜晚竹梢弯弯像用新月做的鱼钩,把普通竹子写出了仙气。
3. 人之情:最后突然跳出画面,用提问的方式致敬黄庭坚(黄山谷),仿佛这美景因名人题字更添光彩,留下历史余韵。
全词亮点:
- 把静态的"亭、竹"和动态的"飞瀑"结合,像动态水墨画
- "不用人卷"的拟人写法让自然景观有了灵性
- 用燕子、游鱼、蛟龙等动物侧面衬托景观特色
- 结尾的"问当年"巧妙连接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
本质上是在赞美一处融合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的山水胜地,让人读着就能想象出瀑布轰鸣、竹影婆娑的画面,体会到古人"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
何师心
宋资中人。孝宗淳熙间知叙州。因土酋起事,修战守之具,置锁崖岸以保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