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姚燮

月共故人来,柴门向晚开。
呼僮先下榻,携手重登台。
记否吹箫夜,依然入画梅。
经年话相忆,冷拨地炉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朋友月夜来访的温馨场景,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前两句"月共故人来,柴门向晚开"像一幅画:月亮和老朋友一起来了,傍晚时分主人打开简陋的柴门迎接。这里用月亮烘托气氛,暗示这是一个美好而富有诗意的夜晚。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了待客的过程:主人赶紧叫仆人准备床铺("呼僮先下榻"),然后牵着老友的手一起登上楼台赏景("携手重登台")。他们回忆起过去一起在月下吹箫的快乐时光("记否吹箫夜"),眼前依然是那株可以入画的梅花("依然入画梅")。这些细节展现了朋友间的亲密无间。

最后两句"经年话相忆,冷拨地炉灰"最打动人心:多年未见的老友围坐在炉火旁彻夜长谈,时不时拨弄着炉灰。这个"冷拨"的动作特别传神,既写出了夜深炉火将尽的实景,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朋友聊天一样自然亲切。通过开门、登台、忆旧、围炉这些生活片段,传递出真挚的友情和岁月沉淀的温暖。最妙的是结尾那个拨炉灰的小动作,让整首诗余韵悠长,仿佛能看到两位老人在炉火映照下回忆往事的温馨画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