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邹侍讲夜坐即事

掩卷坐清宵,围炉拥敝貂。
捲帘寒易入,汲水冻难消。
人静传疏漏,庭虚度急飙。
夜阑传北斗,天路正逍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独坐的宁静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哲思。

诗人合上书卷,在清冷的夜晚围炉取暖,身上裹着破旧的貂皮大衣。他卷起帘子,寒意立刻侵入屋内;想打点水,却发现井水已经冻住,难以取用。夜深人静,只听见更漏(古代计时器)的滴答声,空旷的院子里狂风呼啸。直到深夜,北斗星高悬天际,诗人仰望星空,仿佛看到天路辽阔,令人心生逍遥之感。

诗的精髓在于:
1. 冬夜的孤独与温暖对比:炉火与破旧貂衣的温暖,与卷帘而入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安于清贫、自得其乐的心境。
2. 静中有动:人声寂静,但更漏声、风声却格外清晰,衬托出夜的深沉。
3. 从现实到超脱:结尾仰望北斗,思绪飞向辽阔天际,由眼前的寒冷困顿升华到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显得洒脱而开阔。

整首诗语言朴素,但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在清寒中坚守内心宁静、在孤独中追寻精神自由的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