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祝次仲八景·渔村晚照

轻蓑著篷背,日暮渔者还。
新月印浅水,夕阳生乱山。
谁歌采菱词,隐隐过前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生动的渔村傍晚图景,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渔夫傍晚归家的场景:渔夫披着轻便的蓑衣,划着小船回家。这里用"著篷背"这个动作,让人仿佛看到渔夫弯腰划船的勤劳身影。

中间两句是绝妙的对仗:一弯新月倒映在浅水中,夕阳的余晖洒在起伏的山峦上。"印"字用得特别巧妙,把新月在水中的倒影写得像盖印章一样清晰;"生"字则让夕阳的光辉仿佛是从山间自然生长出来的,充满生命力。

最后两句由静转动:不知是谁唱着采菱歌,声音隐隐约约从河湾那边传来。这个结尾很妙,明明没写人,却用歌声暗示了人的存在,给安静的渔村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画的水墨画,有近景(渔夫)、中景(山水)、远景(歌声),层次分明。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把渔村傍晚那种忙碌中带着悠闲、喧闹中透着宁静的特殊氛围完美呈现出来,让人读着读着仿佛也置身其中。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0